《消失的她》大卖,因为陈思诚精准击中了当下女性的焦虑
上映10天将近20亿票房,由陈思诚监制、成本经过溢价也会在2亿之内的《消失的她》,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今年电影市场上投资回报最高的电影。
按照票务平台预测,这部电影最终票房能达到34亿,考虑到直到下周《消失的她》才会有竞争对手,其最终成绩有可能不止于此。对于一部非大IP、没有炫目视效的悬疑片来说,这个成绩出人意料,但是细想又在情理之中。
网络上的热度与女性观众的消费力,共同促成了它的爆火——电影在新媒体上的发酵,热度犹如当年《前任3》;而从受众来看,《消失的她》的观众性别分布堪比女版《战狼2》。
(资料图片)
截至7月1日中午,《消失的她》累计有1436个话题,登陆微博、抖音、快手等平台的热度榜,其中131次登顶,是同期最热门的电影。
微博算是此次电影宣发的主阵地,相关话题合计登上微博热搜榜、上升榜和出圈榜千次。
其中就包括#男子消失的她映后影院求婚#、#看完消失的她 女孩一定要牢记# ,这些极容易引发女性观众讨论的话题,#闺蜜看完消失的她分手了# 这一话题更是登上过微博出圈榜榜首,是电影上映期间,发酵度、破圈度最高的话题之一。
在抖音端,也有近200个话题登上过各热度榜,除了和明星个人相关的话题外,#中国妇女报评消失的她#、“消失的她散场后情侣状态”、#消失的她友情是真的#、#消失的她好适合伴侣去看#等,也都曾登陆过热度榜前列。考虑到抖音为该片的出品方之一,这些话题的发酵应该离不开后者在平台上的助力。
新媒体的传播成功带动了电影的破圈。就圈内师老师的观察来看,我身边积极讨论、分享这部电影的,更多都是女性,连很多平时不太爱看电影的女生,都会发朋友圈组局一起看。
从灯塔专业版提供的用户画像来看,女性观众的占比居然接近了8成之多,远远高于陈思诚此前导演、监制的其他电影,这一比例比著名直男电影《战狼2》的男性占比还要多。
这种女性观众占比一边倒的情况,历史上并非没有出现过,比如今年春节档的《无名》,女性观众占比还要夸张,高达83%。但这主要是因为在同档期竞争太过于激烈,《无名》吃下的路人盘不多,王一博的粉丝成为了贡献票房的主力。虽然《消失的她》也有流量男星朱一龙,但光靠粉丝,显然不可能卖到30亿+。
在新媒体上营销投放是当下电影宣传的常规套路,但是能引起广泛传播的并不多。《消失的她》能火,恰好因为她击中了当下社会女性的集体焦虑。
虽然说在豆瓣上,不乏“陈思诚思维太直男”、“男导演根本拍不好girl help girl”这一类的评价,电影的评分也在一路下滑,但相比于文青的批判,显然微博、抖音才更能代表电影的路人基本盘。
打开这俩平台,非朱一龙粉丝对于电影的评价出奇的一致——看了恐婚、每天看一遍消灭恋爱脑、婚恋只会让人不幸。抖音上甚至出现了大量同题摆拍内容:情侣看完电影,男生想去牵女生的手,后者却躲得远远的。
由此不难看出,《消失的她》这一次踩中的,正是中国女性的婚恋焦虑。
共青团此前的一个课题显示,中国Z世代的结婚意愿正呈现下降趋势,在影响结婚意愿的原因中,有3成青年选择“不相信婚姻”,而在这类青年里,女性占比高达7成。换句话说,中国年轻女性的恐婚成都要远远高于男性。在这个大背景下,看完电影之后对于渣男的痛斥就成了很多人情绪宣泄的出口,从而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口碑扩散。
根据传播学的观点,人际传播的效果常常要好于大众传播,而人际关系则决定了人际传播的效果。简单来说,比起权威媒体的安利,与你关系更好的闺蜜的偏好会更大程度上左右你对一件事物的看法。这就是为什么《消失的她》票房能逆跌,显然是熟人口碑的发酵,撬动了更多的增量人群。
这个结果,毫无疑问是陈思诚在对市场、用户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,做的定点打击。
《消失的她》翻拍自前苏联电影《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》,原片男主是个外貌并不突出的男性。然而,中国版不仅从片名就开始调整、视角聚焦女性,演员上也选择了颇得女性喜爱的朱一龙和倪妮,尽管本片的导演刘翔在采访中表示,渣男并不是电影的侧重点,没有打算从两性对立这类角度来解读该片,但师老师认为,影片应该早在策划阶段,就已经圈定好要主打女性观众、在女性中创造话题了。
(前苏联电影《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》海报)
更何况,用话题带动电影出圈这套玩法,陈思诚早已轻车熟路了。
此前由他监制的《误杀》系列,尽管被归类为犯罪悬疑类影片,但上映之后真正引发热议的,并非是烧脑、反转这类标签,而是亲情、父母奉献这类更容易打动中国观众的主题。这也是为何,《误杀2》在豆瓣评分不及格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大卖10亿+。
不同的是,之前所有打着陈思诚标签的电影,视角都聚焦在了男性身上,他对女性的塑造,一直颇为引人诟病——《唐人街探案》网剧里由张钧甯扮演的 Ivy,算是为数不多令人深刻的女性角色了。因此这一次主动打女性话题,或许也可以视作是陈思诚在有意拓宽受众圈层,为之后的内容布局进行铺垫。
(《唐人街探案》网剧中张钧甯扮演Ivy)
虽说这种套路化甚至带一些脸谱化的人物塑造,以及过于“标准”的内容讲述模式,在影迷中间存在一定的争议,但不可否认,就纯市场角度而言,调动特定人群的情绪,是最合适非头部大片的打法,这类影片也是在春节档和国庆档外,最能引发市场观影热情的一类内容,它无需为观众提供一部完美的作品,只需要在茶余饭后,能让人有个唠嗑的话题,就足够把票房市场给炒热了。
现阶段,除了陈思诚,《保你平安》的导演大鹏、《人生路不熟》的导演叫兽易小星等,也都在试验类似的创作模式。在好莱坞大片式微、资本对影视圈热情下降的这个档口,这一类可以快速复制的中体量电影在某种程度上,或许取代了产量并不稳定的大片,成为支撑全年票房的中坚力量。
标签: